《玉竹谱》观后感
◎倪一文
提笔又放下,一直在等一个完美的开头。
年初见《玉竹谱》的稿子(其实是年完成初稿),让我泪流满面,好个惊叹。从来没有看小说流泪的我,哭了,哭得泣不成声。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推动下,母亲在一稿一稿地努力。像母亲说的“历时六年,数易其稿,终修此书。”来之不易。从第一代母亲的“度”命运,到第二母亲的“度”善良,到第三代母亲的“度”生活,一点一滴,在教会我们去“爱”。
在书出来的第七天,我就看完了,没想到的是,仍旧感慨万千。一次又一次的陶醉。沉入母爱的伟大里,坠入爱的世界里。“一个有母亲呵护的家,才是家”。有时很庆幸,能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和书香气息的家庭,有这么一位作家妈妈。书中的故事,我些许听了一些。“小说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爱,是母亲感染着我们。我会为第一代母亲感到悲痛,我会为第二代母亲打抱不平,我更会为第三代母亲感到心痛。
这是一个庞大家族的历史,母亲之伟大,不单单从书中能体会,也可以从身边去了解。母亲会爱我,让我现在知道怎样去爱家人、爱姐妹、爱爱人、爱自己。以至于以后自己做了妈妈,也会爱自己的宝贝。
时间很奇妙,五年(六年),53万字,一点点从母亲的脑子里一点点在键盘上敲打出来,一出现便艳压群芳。书中是对爱情的憧憬,是对生活的“感叹”,是对生活的妥协,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希望。
向着光,一点一点向光明走去,所有努力不会白废,所有爱不会凭空消失,所有幸福都在等着我们。一步步,脚踏实地,才能更好。
年1月16日于武汉
作者简介:
倪一文,大学一年级在读。喜欢绘画,喜欢阅读。
倪霞补记:
刚刚说想一文了,一文便发来她写《玉竹谱》的读后感。在武汉打寒假工的一文,上夜班时不能带手机,她就一遍遍读《玉竹谱》,用笔写下读后感。
年我完初稿时,她也是第一个读者。书出来后她没能回来参加首发式虽遗憾,但她说要写个读后感。果然没有食言。虽然字写得有点小还有不少错别字,可我还是一口气读完了,并打算用电脑打出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