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文化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竹子外形高挑飘逸,内空外直,大有君子谦逊之风,因而常常为古人颂扬,也广为今人所钟爱。
今年30岁的邹思琪已经是个二胎妈妈,五年前大宝刚出生,她就在微拍堂开了一家“爱竹艺”的线上店铺,一边在家发展事业,一边照顾孩子,其乐融融。“我觉得微拍堂真的很适合全职妈妈,操作不复杂比较方便。在上面经营店铺,事业家庭两不误,还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简直是美事一桩。”
邹思琪(中间)和两个女儿
家风传承源头好竹精益求精
邹思琪出生在中国毛笔之乡——江西省南昌市文港镇。文港地区制笔历史悠久,制笔工艺精湛传承至今,对中国文化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文港毛笔已有多年的历史,制作工序多,品种繁多,具有历史、文化、工艺、经济价值,被誉为天下三大名笔之一。
“我的外公以前是做毛笔头的、父母也都是做毛笔生意的,家里有很多笔杆,我从小就很喜欢毛笔,尤其是竹笔。”在家里长辈的耳濡目染下,邹思琪从小就立志要做好的毛笔,优质的竹制品。
“我们做毛笔的书香之风是传下来的,毛笔的制作和精华我外公和我爸妈都很精通,但竹子我更了解一些。我希望做优秀品质的毛笔和竹把件,我要把最好的呈现给微拍堂的藏友们。”
微拍堂“爱竹艺”的竹制品
湘妃、梅鹿、凤眼,在“爱竹艺”,到处都是优秀品质的竹制品。“我都是自己去云南、广西、湖南、福建等全国各地的大山里去收各种优质毛竹料,当然也包括我们本地产的玉竹。这样可以保证竹子的品质,也降低了成本,我想要的是藏友们都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好货。”
毛料运回来后,邹思琪常常会自己去皮煮制,然后邀请当地的老手艺人、非遗传承人等,根据竹子的特点制作成毛笔、香筒、扇子、实心玉竹、竹把件等等。“从毛料到制作工艺,我手上出的没有差的,差的我也看不上,给藏友必须要高品质。”对于邹思琪来说,精益求精是第一原则。
邹思琪找回来的竹子毛料
以竹化人事业家庭两不误
在微拍堂开设“爱竹艺”五年来,让邹思琪最开心的还是认识了很多朋友,“来我店里的客户基本上都是文人雅士,北京的居多。他们热爱文玩喜欢收藏,其中有很多是艺术家、书法家,跟他们交流我学习了很多,也提升了自己的素养。”
不仅如此,邹思琪还常常和客户交流竹文化。她的热情真诚,让很多一开始对竹子不甚了解的“小白”也成了店里的常客。“到年底节日什么的,一些老客户还会给我送礼物,比如护肤品、鲜花等等,我也会常常给客户寄一些家乡的特产。微拍堂已成为我除了老公和孩子外最好的朋友,或者说是精神家园。”
邹思琪说,身边一些朋友在怀孕和生完孩子后,常常会焦虑或是很难兼顾家庭事业,但因为遇到了微拍堂,她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些问题。“我大女儿一岁不到我就开始开店了,自己每天虽然也很忙碌,但很充实开心,从来没有焦虑过,每天都是活力满满。而且,收入不错,自己还能照顾孩子,真的很感谢微拍堂。”
接下来,邹思琪还打算扩充店铺品类,联合非遗传承人带给藏友们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