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群众在桂阳县文化园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快闪活动。
宣讲员下乡到浩塘镇菖蒲村开展新风讲习活动。欧阳常海摄
仁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楼学习展示厅。
桂阳县举行“十万志愿者在行动”活动。
桂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桂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好人馆”。
重新修缮布展的桂阳苏维埃红色教育基地。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桂阳县委宣传部提供
■颜石敦骆国平肖井冬江玉竹
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去年10月以来,桂阳县相继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县升级为国家级试点县,以实施“凝心、正心、暖心”三大工程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全县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同思想基础。该县从筑牢精神家园,扩展文明实践“朋友圈”,优化志愿服务项目入手,在全社会凝聚起广泛的力量和浓浓的爱心。
如今在桂阳,“保护母亲河”“爱心护考”“关爱抗战老兵”“暖心微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家喻户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蔚然成风。在“机构设置好、阵地建设好、活动策划好、组织发动好、机制完善好”工作思路指引下,文明之花在“千年古郡”开放得绚丽多姿。
整合资源,筑牢文明实践阵地
阵地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基础。桂阳强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闲置资产,通过财政资金奖补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所、文明实践站。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书香”飘溢,该县与新华书店合作,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文明实践所(站)与蓉城书屋建设有机融合,使蓉城书屋成为学习交流、读书分享等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桂阳文化园西北角,占地多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装修工程接近尾声,包括好人馆、文明实践指挥中心、数字文化馆、非遗展示馆、禁毒宣教中心、多媒体功能室等,不久将建成投入使用。
走进装饰一新的仁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这里曾是镇文化站,今年5月,经过改造成为当地传播新时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场所之一。
仁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3层楼多平方米,设蓉城书屋、好人馆、文化娱乐活动室等。
1楼摆放着书桌、椅子,书架上书籍码放得整整齐齐,散发出浓浓书香,吸引众多村民前来借阅、购买。
“不打麻将不摸牌,有空就到实践中心来。”村民邱显纯说,“这里的书种类繁多,我是种田的,喜欢借阅农业技术方面的书。”
2楼展示着江剑、史纯华、欧阳继军、李君艳、黄利国、王开任等“中国好人”“湖南好人”的优秀事迹。在他们的感召下,仁义镇先后涌现出了吴二凤、匡方礼等大批好人。
村民周细华盯着吴二凤的事迹仔细阅读起来。今年48岁的吴二凤出生仁义镇仁义村,原来在县商业服务公司工作,后公司改制下岗,从事餐饮业。9年,为带领乡亲们致富,她返乡承包土地,办农庄、养蛋鸡、种水稻,带动多户村民增收。
“吴二凤是我的榜样。”周细华表示,他将到吴二凤的蛋鸡场学习,争做一名农村致富带头人。
上到3楼,几位大爷、大娘在练习敲锣打鼓。他们是文艺爱好者,镇上每次举行文艺活动,总少不了他们助兴。
建好“初心驿站”,发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铸就党员干部共同的精神家园。桂阳修缮欧阳海故居,建设欧阳海爱国主义培训基地和夜宿梨山红色教育基地,重修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革命基地,把它们打造成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传播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在乡村,桂阳充分利用全县多座宗祠古戏台、古书院等乡贤文化场所,在城区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打造了“全县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基地。
从县文明实践中心、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到村级文明实践站,桂阳已在全县范围内构建起了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精神家园。
引导培育,壮大文明实践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重在“实践”,关键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
桂阳县委书记彭生智挑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重担,县委副书记、县长朱阳辉则担纲志愿服务总队长,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先后成立专家学者、“好人典型”、科技人才等13个县级专业志愿服务队,并依托县直机关、镇村等成立基本志愿服务队。
机关党员干部走在前列,让更多干部投身到文明实践中去。
“桂阳故事大家讲”“认领微心愿”“暖冬行动”“乡贤文化家家传”等一系列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吸引大批演讲达人、干部职工、经济能人、文化学者等参与志愿服务。各村(社区)成立“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制订“村规民约”,“四会一约”推动移风易俗。
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县文明办对古郡志愿者协会、蓉城志愿者协会、心理咨询师协会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扶持引导,让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社会力量进一步壮大。
据介绍,目前,全县有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余个,注册志愿者达13万余人。
“爱在传递,我在路上。”桂阳古郡志愿者协会会长谭宜达,乡亲们亲切地称他“老谭”。其实,“老谭”并不老,今年才54岁,但他做志愿者已有8年。谭宜达先前从事餐饮业,近些年把店子交给子女打理,全力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桂阳古郡志愿者协会会员从8年成立时的50余人,增至目前1余人。
遍布城乡的好人协会,成为桂阳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又一股暖流。去年7月,桂阳好人协会成立,内设好人队伍建设工作部、社会矛盾调处部、好人文化研究部、好人关爱慰问部等,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完善的组织保障。
桂阳好人协会会长尹荷英介绍,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个村(社区)分别建立好人协会分会、好人协会工作站,有会员近万人,先后涌现出袁春安、肖小兵、罗四娇等“中国好人”“湖南好人”31人。
伤残退伍军人袁春安,20多年来艰苦创业、省吃俭用,为公益事业捐资达多万元。
“献血达人”肖小兵,年以来,献血总量达11万余毫升。在他的感召下,同事、邻居、亲朋好友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
“编外扶贫队长”罗四娇,虽然被癌症病魔纠缠多年,但始终笑对生活。她在白水瑶族乡建立农产品加工厂,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
既发挥机关单位专业志愿服务队的引领作用,又充分培育激发社会民间志愿服务组织的力量,不断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朋友圈”,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桂阳成为一股涌动的潮流。
供需对接,增强文明实践魅力
11月20日,操场上人声鼎沸,孩子们好不开心!一场拔河比赛正在桂阳苦志育才学校举行。这是当地教育部门和志愿服务组织合力推动成立的一所民办寄宿制慈善学校,专门为困境儿童设立,如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明实践基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核心要义是引导好群众、服务好群众,用志愿服务的力量打通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跟进到哪里!好人协会、每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都有自己的